雞球蟲病是由一種或多種艾美耳屬的球蟲以引起病雞消瘦、貧血、血痢、生長發育受阻等為特征的流行性寄生蟲病。
病原學
艾美耳球蟲有多種,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蟲、毒害艾美耳球蟲、巨型艾美耳球蟲、堆型艾美耳球蟲等。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蟲寄生在盲腸粘膜的致病力比較強稱盲腸球蟲。其它寄生在小腸中段黏膜內稱小腸球蟲。
流行病學
(1)傳染源:病雞糞便是主要傳染源,污染的飼料、飲水、墊料、土壤或用具等均為傳染源。
(2)易感動物:各個品種的雞均易感,10日齡以內的雛雞有母源抗體保護很少發病。20-50日齡的雞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,成年雞對球蟲也敏感。
(3)傳播途徑:主要經糞-口途徑傳播,蒼蠅、甲蟲、鼠類、鳥類、人、運輸工具等都可成為機械傳播媒介。
(4)疾病誘因:飼養管理條件不良,雞舍潮濕、擁擠,衛生條件惡劣,飼料中維生素A、K缺乏以及日糧營養不平衡等。
臨診要點
雞群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蟲,初期糞便為番茄醬色,后期變為完全的血糞,如不及時采取措施,病死率可達50%以上。若多種球蟲混合感染,糞便中帶血液,并含有大量脫落的腸黏膜。
(1)盲腸球蟲。好つc顯著腫大,可為正常的3~5倍,腸腔中充滿凝固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,盲腸粘膜變厚,有大量血斑和壞死灶。
(2)小腸球蟲。盒∧c擴張、增厚,失去正常彈性,腸管呈暗紅色腫脹,腸管內有凝固的血液或胡蘿卜色膠凍狀的內容物,粘膜表面有大量出血點,與球蟲增殖的白色小點相間在一起。
(3)混合感染:腸管粗大,腸黏膜上有大量的出血點,腸管中有大量的帶有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的紫黑色血液。
(4)慢性球蟲。褐饕憩F為腸道蒼白,失去彈性,腸壁增厚。
預防措施
(1)保持雞舍內的清潔衛生,定期消毒。
(2)處理好保溫和通風的平衡關系,盡量增加通風量,降低有害氣體(如氨氣、二氧化硫等)含量。
(3)合理設置飲水設備,避免漏水冒水現象發生。
(4)減少應激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球蟲病高發季節,飲水或飼料中可添加抗應激營養速補劑。
治療方案
雋奕球每袋兌水300斤,常與腸炎藥物或青霉素同時飲水治療球蟲腸炎混合感染。
